1900年,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设,撬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此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相继问世,短短数年便搭建起量子力学的基础框架。 然而,这座辉煌的理论大厦,至今仍笼罩着层层迷雾。它颠覆了经典物理中的确定性世界,粒子可同时处于多个状态(叠加态),测量会瞬间改变量子态,两个相距遥远的粒子能瞬间“感应”(量子纠缠)……薛定谔用“既死又活的猫”调
我们总是苦恼于走路时鞋带会自动散开。无论系得多紧,鞋带都像有“缩骨大法”一般,在我们一不留神时“获得自由”,有时还会让我们摔跟头。 2006年,美国数学学会出版了一本一百多页的《鞋带之书》,从数学角度评估了最佳和最差的穿鞋带方法。在书的最后,作者布卡德·罗斯特提到,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动,大多数人系的鞋带都会变得更牢。 鞋带的正确系法 2005年,特里·摩尔在TED大会上发表了一场演讲。他说,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量子”这个词,很有可能会以为它是某一种粒子的名字,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事实上,“量子”是一种物理概念,这个概念是与经典物理中的“连续”相对立的,它代表的是一种不连续的变化方式,我们称之为“量子化”。 我们所熟知的所有微观粒子,如光子、电子、质子、原子、分子等,在微观尺度里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特性,这是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完全不同的特性,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物理认知
到目前为止,在量子物理学发展史上达到的里程碑,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包括了一些准则,告诉我们如何计算测量结果的概率;二是包含了我们被迫做出的、在观念上的思维变化,以重新审视物理世界的表现和如何正确地描述它。 一、与生俱来的随机性 第一个里程碑是在实验中观测到的:经典物理学所依赖的假设之一,也就是从根本上来说,实验结果可以被无限重复的这一点,并不适用于量子物理学。因为就算一个实验步骤被完
对于量子力学,有些人痴迷于其中的奇妙现象,希望一窥量子世界的奥秘;也有些人将量子力学视作天书,一听到各种复杂的概念就会满头雾水。那么,到底什么是量子力学呢? 其实,量子力学并没有那么神秘,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物理学分支。早在19世纪末,随着对微观世界的不断探索,物理学家逐渐意识到,适用于宏观世界的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释微观世界中的运行规律和某些奇妙现象。于是,经过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初夏午后,你坐在教室里上着下午第一堂数学课,炎热潮湿的空气与老师梦呓般的话语让你躁动不安,你多么希望自己能立刻从沉闷的课堂消失,去拥抱外面世界的绿树和蝉鸣。 你开始浮想联翩,想起曾经在科幻故事中看到的“量子隧穿”效应——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我能不能像故事所描述的那样,拥有穿墙而过,逃出教室的能力呢? 经典世界的“铁律”:能量之垒 在讨论真正的量子力学“穿墙术”之前,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小技巧,尽管他们未必真正理解其原理,但这些技巧总能可靠地完成某些任务。在过去,当电视画面模糊时我们可能是拍打电视机的顶部;如今,我们习惯于通过重启计算机解决问题。 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中最成功且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如此。它运作得非常出色,能够解释从激光、化学到希格斯玻色子以及物质稳定性等各种现象。但物理学家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至少,即使有些人认为自己知道原因,大多数人也不
物理学家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在1926年找到了正确描述原子分子结构的理论,这就是薛定谔方程。随后的几年里,薛定谔方程自然而然地被用于处理原子分子光谱、介电常数、磁化率和化学键等各种问题,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因此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被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是理论物理的一个“狂欢”时期。这个时期发起这场狂欢的主要是欧洲的物理学家,一些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也很快加入了进去。在这支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队伍中,
我回想起自己选志愿的时候,对文科生能报的专业几乎没有想象力,只是在每个理想学校下方坚定地勾选新闻系、汉语言文学系和英文系。其他大部分专业,好像都被装进了一个叫做“文科冷门专业”的箩筐,和“不好就业”画上了约等号。 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后我才发现,许多我曾经望而生畏的冷门专业,其实特别有意思。于是我们去联系了几位就读“冷门专业”的同学,问了问他们的就读体验和就业选择。 这次采访的
作为中医大学里著名的“解剖室怂包”,我必须坦白,第一次上解剖课的感受此生难忘。 解剖对象虽然泡过福尔马林,但在我眼里他们似乎完好如初,躺在那里仿佛在说“同学,我等你很久了”!看着他们栩栩如生的样子,我的表情比标本还僵硬,紧张得屏住呼吸,手脚麻木,思维也瞬间停顿,差点当场表演一个“灵魂出窍”。 教授吩咐四人一组进行解剖。我握着手术刀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
在厦门大学,有一门特别热的课。即使上课需要“早8点”,选课人数也依旧多得惊人。考虑到学生安全与教学效果,这门课每期只收十几人,很多同学说,选上这门课就是幸运的,会感到很骄傲。它就是郑达雄老师开设的攀树课。 2003年,厦门大学开始设立一些户外探索类课程,如皮划艇、定向越野和帆船等,在农村长大的郑达雄,怀着对自然的热爱,加入了这些课程。 2011年,时任厦大校长的朱崇实在美国
刚到山上住的时候,一个人,多少还是有点害怕,就从邻居家借了只鹅做伴。可那只鹅太难相处了,性情暴烈,见人就啄,我养了狗之后,就把它还回去了。 后来我买鸡苗时,看到有卖鹅的,便买了只小母鹅。一只鹅有点孤独,整天跟鸡混在一起,它似乎很迷惑,所以第二年,我又买了两只鹅。 养了另外两只后,我才发现,养一只鹅时,鹅会和人特别亲近,人走哪儿它跟哪儿,但要是有三只鹅,鹅对人就很冷漠,于是你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城市被瞬间掩埋,直到1600多年后,人们才重新发现了它们,1748年人们开始正式发掘这些城市,从而了解古罗马社会的方方面面。 和现代人一样,古罗马人也喜欢在墙上涂涂写写。考古学家在庞贝的墙上就发现了一万多条留言。这些留言,让人们得以了解古罗马人有趣的一面。 留言形形色色,有政治讽刺,如“小偷要求选举瓦提亚做市政官”;有广告,如“
去年有一天秋晴的午后,我因为天气实在好不过,所以就搁下了当时正在赶着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从湖上坐汽车驰上了江干。在儿时习熟的海月桥花牌楼等处闲走了一阵,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觉得一个人有点寂寞起来了,索性就朝西直上,一口气便走到了二十几年前曾在那里度过半年学生生活的之江大学的山中。 一路上走着看着,又微微地叹着,自山的脚下,走上中腰,我竟费去了三十来分钟的时刻。半山里是一排教员的住宅
汪曾祺的小说,可说是顶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轻轻松松带领读者走一条平坦顺利简单的道路,将人一径引入,人们立定了才发现:原来是这里。诱敌深入一般,坚决不竖障碍,而尽是开路,他自己先将困难解决了,再不为难别人。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他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很天真,很古老很愚钝地讲一个闲
《漓江烟雨图》(局部) 赵少昂 立夏后,天气热,地气也热。进入伏天,赤脚走在地上,沙子有灼伤脚板之热。从热里醒来,在热里入睡。在山村小屋纳凉,喝清茶,谈闲话,是颇愉快的事。清茶如雪,绿茶的雪意湮灭了夏日的酷热。红茶是一团温暖的炉火,三杯下肚,两腋生风,一阵通透。 日头像火,室外是火场,室内如炭炉,使人气闷,引人空想。天气炎热,心思散漫,就盼着天黑。太阳虽下山了,地气依旧热烈。性急怕
木碗透出的茶香气使玻璃窗上的霜花融化了,这是外祖父撂在窗台上的一碗茶。外面北风呼号,霰雪狂飞,而木刻楞房屋里却炉火熊熊。木柴噼啪地燃烧,把热气播撒到每一个寒冷的角落。外祖母坐在灶房里用木梭子织网,家族的年轻女人则用木质的梳子挽起高高的发髻。狗、猪和鸡守着它们的木质食槽吃东西。狗将木槽子舔得光光溜溜的,使其透出木质本色;而鸡则用利喙将长形的木槽啄起一层茸茸的白毛。 这时候我躺在木质的摇篮里咿咿
1957年秋,陕西华县太平庄的农田里,农民殷思义一锄头下去,碰出个灰褐色的“硬疙瘩”。拂去泥土,一只鹰首、圆腹“怪罐子”露了出来,这便是后来被载入考古史的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国宝,随手带回家,做了鸡食盆。 1958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在华县发现了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在附近作调查工作。太平庄是泉护村的西邻,两
红山文化发源西辽河流域,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应该有多个类型,这么多年来缺乏系统的梳理,没有形成一条清晰的时间链条,对红胎衣何时出现的问题,根据已有彩陶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早期彩陶还没有红胎衣工艺,只能笼统地说出现在在红山文化中后期。 红山文化对红胎衣工艺的应用比马家窑文化早了一千多年,略晚于仰韶文化红胎衣,是否受到仰韶文化影响还很难说。
南宋 岁寒三友图 赵孟坚 绢本墨笔 24.3cm×23.3cm 上海市博物馆藏 此图也是赵孟坚绘。赵孟坚梅兰菊竹取法古人,但能自成一体。此图刻画出冬季梅、竹、松三友傲然挺立的风姿,象征文人志士的高雅品格和情操。 南宋·墨兰图 南宋 墨兰图 赵孟坚 绢本墨笔 34.5cm×90.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南宋赵孟坚作,此人是宋太祖赵匤胤十一世孙,虽皇室后裔却家境贫寒。1226年中进士,
南朝宋代人袁粲做过丹阳尹,为人闲散放达,尤其爱饮酒。有次袁粲步行在郊外田野间,看到两边高树林立,风景优美,顿时来了饮酒的兴致,恰遇一读书人,便邀他一起共饮。读书人以为府尹很赏识自己,第二天就来袁府敲门,请求门房通报。袁粲说:“昨天喝酒无人做伴,姑且相邀罢了。” 读书人偶然与府尹喝一次酒,就以为抓住了一架向上攀爬的梯子,哪想到人家只是随意抓了一个“酒搭子”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也难怪书生会多想
户部郎中裴玄本,一贯喜欢讲俏皮话。有次左丞相房玄龄生病,说是病得不轻,部里的同事们商量去看望。裴玄本又开玩笑道: “病人若是会好呢,当然得去看望;若是已经病危,那又何必去看呢。” 这话很快传到了房玄龄那里。但裴玄本还是和同事一道,去看望了房玄龄。房玄龄见到裴玄本,便笑着对他道: “裴郎中也来看我,大约我不会死了。” (耿耿摘自湖南美术出版社《念楼学短》 )
“攀岩是一种享受失败的运动”,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心中震撼不已。那时候我完全没有学会“享受失败”,我所在的文化中,也鲜有对失败的拥抱或肯定。 那几年,我正身陷存在危机、虚无泥潭,感到一切都没有意义,活着也没有乐趣。我凭直觉走向自然,寻求答案,进而深入了一系列户外运动,从洞穴探险、滑翔伞到攀登……它们给了我存在意义上的出路和解脱。 在某次攀岩的下午,一个疲惫的“巧克力瞬间”,突然顿悟:既
我见过富有诗意的一个词语:买舟而去。 我见过充满想象的一种结尾:买舟而去。 这是懒于细究的一种叙述,是世间仅存的江湖气息,也是最潇洒的一次告别。舟上的人,与夜里日里的风雨,大大小小的波涛,都是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水面宽阔处,你会想到同样的短语还有“江上往来人”。水波间起伏出没的人们都是生活里不定的欢喜让人徒生幽思和共情。每个江上往来的人,都是岸边极目江涛者对自身的一
一朵朵的云飘过来,散了,散了哉!一朵朵的云排着队来了,又飘走了吔! 肯定没有谁招呼它,真有从地面蒸腾的地气迎着它拥抱它的话,它们储着的感动就会落下来,可惜没有。城市没有这宝贵的地气,地气全被水泥封住了,纵有可怜的小小的绿色声嘶力竭地喊,但声音细得它们自己都听不到。可惜了,云,它听不到。 天边的云在傍晚的时候变幻无穷,有时候看上去云是天上的湖光山色和楼阁。然后,有一颗特亮特大的星星在同样的地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在此一段时光之中,我们充满早秋的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段时光,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拥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储存那股精力以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地方,已
下雨了,没带雨具,你暂且可以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避雨。与伞比较起来,屋檐大,伞小,屋檐能更好地为你遮风挡雨。但屋檐毕竟是别人家的,是固定的,你无法带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伞,虽然小,但灵巧,方便随身携带,什么时候有雨了,可以随时打开伞为自己遮挡风雨。所以才有人说:别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 人生路上,谁都会遇到风雨,谁也免不了借助别人的屋檐,解一时之难。但这不是你的长久之计,只能偶尔为之
啤酒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低酒精饮料,深受人们的喜欢。跟那些高度的白酒不同,平时酒量不佳的人端起啤酒也可以小酌几杯,体验一下畅饮的快乐。习惯喝白酒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想很快醉倒的话,那就选小一点的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喝。要不然就算是同样多的酒,几下就猛灌下去也多半会醉得不省人事。那么啤酒呢,同样多的啤酒用大杯子畅饮和用吸管慢慢喝相比,哪种方式会更容易醉呢?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同样多的酒
“哪儿有便宜点的旅馆?”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边赶路边打听,他身后跟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着走着,中年男人一个踉跄扑在雪里,脸重重地摔在地上,夹在指间的烟马上落在雪里灭了。 大雪纷飞,他背上很快落了一层雪,似乎马上要被雪掩埋。而同行的小伙子只是站在那儿看着,并没有伸手拉他一把。 过了一会儿,有路人发现不对劲,大喊了起来:“你怎么啦?快来人啊!” 有人拨打了急
复员返杭后数月,杭州报纸上给我起了一个诨名,叫做“三不先生”。那记者说,我在战前是“三湾先生”,因为住过石门湾、江湾、杨柳湾(嘉兴);胜利后变了“三不先生”,因为不教书、不讲演、不宴会。 “三不先生”这诨名,字面上倒也很雅致。我的不教书,不讲演,实在是为了流亡十年之后,身体不好,学殖荒芜,不得已而如此。至于不宴会,我实在是生怕宴会之苦。希望我今生永不参加宴会。 宴会,不知是
我从一只布包里,翻出了户口本。那时,哥哥已经教我认识几个字了,只是具体的意思还是一知半解。我看到了哥哥的名字,旁边写着“长子”,我想这应该是哥哥身子比我长的缘故吧。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可旁边写的是“次子”两个字。我不高兴了,开始只是感伤,又渐渐地觉得可怜,最后竟然绝望起来。我突然想到“次子”的意思,不就是一个“次品”的儿子吗? 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次品”,他就会立刻自卑起来。我不敢问
刘勰在《文心雕龙》自序中说:“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他秉持“弥纶群言”的原则论文,无疑会遍读古今文集。刘勰也是熟知宋人的文集,否则就不可能得出“宋初讹而新”,当代学文者大都“师范宋集”的结论,可是刘勰对晋宋名士陶潜及其文章却只字未提。 “断限”说有问题 陶潜身后之名在南朝并不寂寞,比如颜延之为其作诔,萧统为之作传并为陶集作序,鲍照、江淹都作过拟陶诗,钟嵘将陶诗列入中品,
《明状元图考》插图 [ 明] 黄应澄 绘 古代考状元是非常难的,不仅要凭实力,也要靠“颜值”,你信吗? 大明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以实力来说,郭翀应为状元。然而朱元璋见过郭翀后,觉得此人其貌不扬,他在入围的一百多个士子中转了一圈,发现一个大帅哥,叫吴伯宗,器宇轩昂。朱元璋很开心,我大明第一次考试,就得选个这样的“门面担当”,于是吴伯宗被点为状元,“以壮国威”。 朱元璋之后的建
甘英出使大秦路线图 公元97年的一天,有一个叫甘英的中国官员,站在碧波连天的波斯湾岸边,苦苦思索着。他在考虑要不要准备船只横渡波斯湾,继续向西行进。当时的中国人早已听说,在西方有一个跟中国一样强大的帝国,中国人把它看成西方世界的另一个中国,直接把它命名为大秦。这个大秦就是当年的罗马帝国。西域都护班超命甘英带团西行,希望能跟大秦建立联系。 甘英所率的使团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一路
每年春天,北京都会出现“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风景。可是,漫天飘舞的飞絮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意味着一年一度的过敏性鼻炎又要犯了。他们会整天打喷嚏、鼻塞、头晕,苦不堪言。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大城市居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10%左右,其他类似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枯草热、湿疹、哮喘和食品过敏等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正在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逼近。西方国家在工业化之前,过敏性疾
塔妮思·凯里:一个“虎妈”的故事 自称“虎妈”的塔妮思·凯里记录了过于注重竞争的育儿方式对家庭生活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才能是一个全天候的执念:从运动训练到音乐表演,还有辅导课程和周末的课外班。虎妈们(和虎爸们)总是被一种神经质般的恐惧所驱使,好像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还远远不够。 “这种神经质的恐惧几乎是每一次聊天的基石,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进入那几所重
如果你认为只有科学家才能做研究,那就错了!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开展面向小学生、中学生的科学创造活动。比如,“再生元科学天才奖”就是专门面向美国高中生的科学竞赛,还被誉为“美国少年诺贝尔奖”。让我们看看其中5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 统一行动的集群机器人 格雷丝·蔡 参赛年龄:17岁 “我非常喜欢计算机科学,小学6年级的时候,我上了第一堂计算机课程。”格雷丝·蔡对集群机器人(
在美国当老师一点都不轻松。 每年,学校要求做一个documentlog(文档日志),要把所有工作内容都放进去,包括听课的结果、课堂的规则、学生的project(项目)、给学生的vedio(录像)等,一年两次,4月、10月各一次,一次,这是期末评价老师最重要的依据。我刚进去时,什么都不知道,虽然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个指导老师,但我也不好什么都问人家,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好在现在信息渠道很